1.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好累?
思思是我们号的一位老粉了,前段时间忍不住向我吐槽:「我太难了!」 原来,去年年底的时候,部门同事请假,让她帮忙做个方案,那时她自己手头刚好也有两个项目年度总结报告要做,工作量不小,但想到对方都开口了,自己不帮忙肯定会让对方不高兴,所以还是答应下来了。 结果那个月,自己几乎天天加班。有一次回到家已经十点多了,女儿已经睡着。婆婆说女儿睡之前一直哭着叫妈妈,最后是哭累了睡着的。 听到这里,思思忍不住又内疚又后悔:要是当时懂得拒绝该多好。
不光是工作上,家里也常常让她觉得力不从心。思思女儿不到3岁,平常婆婆帮忙带,但是老人的很多做法思思都觉得「不科学」,比如: 「婆婆总是喜欢喂孩子时,对着嘴巴吹一吹勺子,我就觉得很不卫生,每次都想提醒她。但想到她放弃退休生活,专门来给我带孩子,我就说不出口。
现在我看到她就觉得烦躁,态度也不是很好,婆婆就对我有意见。 现在她只要一出现,我就觉得整个人都是排斥的。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,都怪自己情商太低,想想就生闷气。」 明明心里很不爽,就是说不出口,明明不是自己的事,就是撇清不了,明明已经很累,却换不到一个好的结果。
类似的问题,后台也常常受到妈妈们的留言:工作一天,其实很忙,但是不被领导理解,还被当宣泄脾气的工具。自己在他面前闷着,只能背着他发泄,曾经大哭一场,然后不去理会他,但是效果不好。想到就觉得很生气,觉得很生气,后来就只能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,能说话就说,不能说话就不说。上司没有交代清楚工作要求,去询问又被说问题多,只能重复低效做工作。上司还会将别的事情的情绪,带到这个事情上,让另外一个项目也不顺利。每天上班没干什么,却总觉得很累,提不起精神来,总是习惯拖延,最后一刻却会因做不完而无比自责。老公不带孩子,什么事情都堆到我身上。家里每个人用完东西不收拾,每次都我给他们擦屁股,做很多家务,好累……
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?
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是因为自己情商不够、性格太内向、能力不行。就像思思这样,觉得是自己的问题,生自己的气,结果情况越来越糟。感觉自己就像全身被一层层的塑胶膜裹住,常常觉得透不过气,却不知道从哪里突破。
「你碰到的所有头疼问题,其实都是边界问题。边界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种底层能力。」 ——胡慎之
当我把这些问题反馈给我们的合作导师、中国最有影响力心理学家五十人之一胡慎之老师时,他表示这也是他在20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,常常被问及的一些问题,而这些归结到一点,都是缺乏边界力的表现。 在人的成长当中,存在着一个——「马太效应」。 这个词原本的意思是「强者愈强,弱者愈弱」,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? 越厉害的高手,精力越充沛,越平凡的人,越容易陷入又忙又累的怪圈。 核心的区别在于你有没有掌握边界力。 心理学界把「边界力」称为一切能力的基石。 简单说来,边界力就是区分自己和外在界限的能力。 我更愿意把它归结成一句「粗话」:关你P事,关我P事!
2.拥有边界力的人活得有多爽?
生活里我们常常羡慕这样的人:
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可以轻松做出决定,可以快刀斩乱麻;
他们人缘很好,身边总是有丰富的资源,即使出口拒绝别人也不会影响他的形象和魅力。
他们不纠结不拧巴,自信独立,有主见,有力量感,活得潇洒自由。
很多人以为这是情商高,会说话,其实底层能力是边界力。胡慎之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,在他身上你永远看不到纠结、焦躁,相反,总是气定神闲,就像一杯茶,温热,不疾不徐。要知道,他的日程安排可是比一般明星还要密集!除了拥挤的日常工作外,还有余力在爱奇艺、优酷等开辟了4档视频栏目,在《澎湃》《南方都市报》等开辟了10个专栏,受邀多项采访。
胡慎之老师的秘密武器就是「边界力」:
「之前有位想要预约我咨询的来访者,因为是朋友直接介绍的,所以她拿到了我的联系方式,有天晚上凌晨2点左右,不断地给我打电话,大概有十几个,当时我是被吵醒了,但是没有接听,之后她给我留言了,说因为孩子半夜玩游戏,她说了孩子两句就吵了起来,打电话给我是想问我怎么办才能让孩子听话。
可能会有人问,十几个电话你都不接一下,万一有什么事情怎么办?其实很简单,当时凌晨两点已经是我的休息时间了,这时候的电话是已经打扰到我。如果真有什么事情应该也是找亲近的人,而不是我这位没有接触过的咨询师。这在一定程度上,是『越界』了。如果我在那一刻接电话,表面看起来我是帮助了她,但实际却会给身边人和那位没见面的来访者,带来后续的麻烦。所以有时候,当对方已经入侵了你的边界,你要学会拒绝,既省却自己的麻烦,也是在帮助对方学会尊重边界。」听完胡老师分享,我心里豁然开朗:原来,人和人并不是越亲近越好,有些负担我们完全可以不必承担。这个记者不懂边界,王菲却用自己的边界力保护了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。一句话:关你P事!离婚后,有记者问她:「打算给窦靖童找个什么样的爸爸?」她说:「童童有爸爸,我要找的是自己的伴侣。」孩子是孩子,我是我。太多的人分不清这一点而让夫妻、亲子关系混沌不清,无力挣扎。
胡慎之老师把边界比喻成细胞膜:太厚就会僵化,太薄会不稳定、拉扯。而健康的边界,是弹性、可以流动的,收放自如的。既能保护自己的领地,又能很好的连接各种资源,拓宽事业。
我们的父母往往缺乏「边界」概念,过多干涉、评价我们,让我们本该学会自己做主的年龄只学会了听话和逃避,本该各自建立边界的阶段却成了「共生体」。原生家庭的这种影响伴随我们一生。长大后的我们,因为缺乏边界力,常常陷入前文所述的工作、家庭、人际关系、情绪等等各种困境中,不能自拔。这就造成了这样的现状:我们的父母没有边界,我们受父母的影响缺乏边界,而我们的下一代也很可能因此循环往复下去。可怕的轮回!所幸,我们可以通过认知和练习获得边界力。